28岁的刚结婚备孕半年的小青到我院监测排卵时,B超检查发现卵巢回声异常,最终手术探查后被确诊为卵巢癌晚期。这一案例令人痛心,也揭示了卵巢癌的残酷现实:70%患者确诊时已为晚期,而晚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不足30%。
卵巢深藏于盆腔,早期症状隐蔽,易被误认为肠胃问题,因此被称为“沉默杀手”。但若能早期发现,Ⅰ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达90%。
为什么卵巢癌难以早期发现?
1.卵巢位于盆腔深处,常规体检难以触及。
2.腹胀、腹痛、食欲下降等易被误诊为肠胃疾病。
3.目前尚无适用于普通人群的精准早筛方法。
高危人群:这些人要格外警惕!
1.遗传基因突变者:
BRCA1/2基因突变:携带者的卵巢癌终生风险达15%-65%。
林奇综合征(Lynch综合征):与子宫内膜癌、结直肠癌风险相关,卵巢癌风险约10%-38%。
其他基因突变:如RAD51C/D、BRIP1等。
2.家族史
一级亲属患卵巢癌、乳腺癌或结直肠癌。
3.生育因素
未生育、未哺乳、晚育;试管婴儿治疗中的促排卵药物在规范使用下是安全的,患者无需过度担忧。
4.疾病史
子宫内膜异位症、多囊卵巢综合征、慢性盆腔炎、输卵管积水等。
建议有家族史或遗传风险者应尽早进行基因检测,并定期接受专科检查。
早期信号:这些症状可能是卵巢的求救
卵巢癌早期症状易被忽视,但若出现以下情况,需及时就医:
1. 持续性腹胀或腹部增大(每月出现超过12次)。
2. 盆腔或下腹隐痛,尤其在排便、性交后加重。
3. 进食困难或快速饱腹感,伴随体重下降。
4. 尿频、尿急或便秘:肿瘤压迫膀胱或肠道所致。
5. 异常阴道出血或月经紊乱:需警惕卵巢癌合并子宫内膜病变。
注意:若症状持续2周以上且无改善,务必进行妇科超声和肿瘤标志物(如CA125、HE4)检查。
预防措施:从生活到医学干预
生活方式调整:
健康饮食:低脂、高纤维,减少红肉和加工食品。
戒烟限酒:吸烟者卵巢癌风险增加30%。
控制体重:肥胖是卵巢癌的危险因素。
生育与避孕:
生育与哺乳:足月妊娠可降低风险;哺乳期越长,保护作用越强。
口服避孕药:连用5年可降低50%风险。
医学干预:
遗传咨询:有家族史者需专业评估。
定期体检:高危人群每年至少一次妇科超声和肿瘤标志物检测。
卵巢癌不是绝症,早期发现是关键。即使确诊晚期,规范治疗仍可显著延长生存期!同时卵巢癌患者生育力保存需综合考虑肿瘤分期、病理类型、年龄及生育需求,早期患者机会更大。生育力保存需与肿瘤治疗平衡,不可因保留生育功能延误抗癌治疗。